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都市圈,最新公布!

新洲发布
2024-08-24

今天

长江日报用8个版的规模

重磅推出了

武汉都市圈年度特刊 《同心》

报道圈内9个城市“同心”共进

下足同城化发展“硬功夫”

武汉都市圈展现蓬勃活力



武汉
引领推动武汉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性、战略性举措。

2023年是纵深推进武汉都市圈建设的关键之年。《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函复,成为第7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随后,《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武汉新城规划》《武汉都市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相继发布。

 

位于武汉都市圈的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形成航空客货“双枢纽”格局。


 一年来,在武汉的引领下,武汉都市圈强化区域协作,拓展合作领域,同城化发展成效初显。都市圈核心区建设步稳蹄疾,作为“核心中的核心”,武汉新城顺势而起,正成为驱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都市圈“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持续推进,有力推动都市圈同城化迈出坚实步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据预测,2023年武汉都市圈GDP再度攀升,发挥出省域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作用,重要增长极作用进一步体现。
高标准规划,武汉新城建设成势见效。 2023年2月7日,《武汉新城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显示,武汉新城将建设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2023年6月,武汉新城中轴线十大标志性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300亿元。
做好顶层设计,重点事项挂图“作战”。 去年,“武圈办”还正式印发了武汉都市圈基础设施、交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4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武汉都市圈对外开放、汉孝同城化发展、仙桃市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等规划。与此同时,切实推动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事项的落地。 

短咀里湖桥建成通车。通讯员刘闯 胡奇 康鹏供图
加速“硬联通” “一小时通勤圈”日益普及。 围绕交通一体化,武汉都市圈加快推进快速道路系统建设,着力打通瓶颈路、断头路,实施道路扩容、品质提升工程,并连通鄂州花湖机场、黄石新港等重要枢纽,都市圈内越来越多的地方进入武汉一小时生活圈、工作圈和经济圈。
延伸创新链,圈内6城市在汉设立“科创飞地”。 为推动企业加速协同创新,武汉都市圈积极推行离岸科创园模式,一方面帮助想要在武汉吸引人才做研发的企业入驻,另一方面培育武汉企业落地都市圈内城市发展壮大。通过科创平台的共建共享,创新要素的柔性流动,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就近转化,武汉扩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科创效率,圈内城市弥补了科创能力不足的短板。
促进“产业同链”,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023年,武汉都市圈加速发展“产业同链”,将都市圈内的相关产业纳入同一条产业链之中,形成配套、互补、融合发展,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群化,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目前,以光谷为龙头,辐射带动鄂州、黄冈、黄石等地的光谷科创大走廊上,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逼近8000亿元,正加速冲刺万亿级规模。

 创新势头强劲的武汉东湖高新区。

加快“民生同保”,“圈内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2023年,武汉都市圈9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达1000项,办件量超235万件,基本实现医疗、交通、旅游等服务“一卡通用”,一张小小的社保卡已经在一百多个领域实现了跨城市综合应用。公积金同城化走在全国前列。

黄石
打造都市圈重要增长极
成势见效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 2023年,省委为黄石发展把脉定向,赋予了“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

大美黄石。石勇 摄
2023年,黄石全市上下掀起“头脑风暴”,共商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按照“体量不能小、增速不能慢、品质不能低、发展不能虚、底线不能破”的要求,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黄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8.46亿元,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1位。
聚焦交通互联互通,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 黄石西融武汉鄂州,北接花湖机场,东连黄冈九江,武鄂黄黄快速通道系统已实现全面开工建设,花湖机场高速二期开工,大广高速新增东方山互通项目主体工程全线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武阳高速。石勇 摄
聚焦创新赋能发展,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东部传动轴。 黄石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均进入全国百强,分别居全国第81位、第90位。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黄石已建成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聚焦全域临空发展,打造临空产业和临空服务集聚区。 大冶市临空产业区重点发展临空制造、临空农业,已聚集5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黄石港区临空商务区,发展航空服务、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业态;下陆区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集国际贸易、物流仓储、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

华新1907文化公园已成城市文化新地标。何戈 摄
聚焦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 2023年1至11月,黄石新港累计吞吐量实现2840万吨,同比增长8.5%,全年累计吞吐量预计突破3000万吨。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黄石13次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排名第96位。
聚焦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武汉都市圈生态文旅宜居城。 以全域旅游视野谋划文旅事业发展,着力打造武汉“后花园”、武汉都市圈东部生态文旅城。

鄂州
打造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
交出精彩答卷

自古以来,鄂州和武汉地相邻、水相连、路相通、产相融、人相亲,历来就有“上下武昌城,古今两鄂州”的传承和渊源。如今,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明确提出鄂州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与武汉携手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

鄂州城区。方仲华 摄
辐射全球,打造内陆“空中出海口”。 鄂州花湖机场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作为内陆“空中出海口”,链接全国,辐射全球,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担当着重要使命。自2022年7月正式投用以来,花湖机场已开通45条国内货运航线,10条国际货运航线、13个国际货运航点,15条客运航线、22个客运航点。截至2023年12月14日,花湖机场累计运输14813架次,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21.31万吨,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4.2万吨,旅客40.62万人次。

完成货运航线转场后,花湖机场的货运枢纽功能日益显现,和天河机场形成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何旭峰 摄
抢抓机遇,高标准推进武汉新城建设。 2023年,鄂州谋划武汉新城关联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560亿元。2023年以来,武汉新城鄂州区域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6个,中国长飞葛店科技园、银商云数据中心与百度智能云、圆通快递湖北总部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鄂州。
铁水公空,加速密织立体交通网。 花湖机场选址紧邻铁路、长江,适宜打造“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未来,江海直达的万吨货轮都可直接抵达鄂州,依托铁路,实现货物上高铁,快速投递。花湖机场周边高速公路网的建成投运,极大地加强了空公快运衔接。
正在建设中的光谷东大数据产业园。图为武汉新城展示中心。李四伟 摄
融圈入群,武鄂科技同兴产业同链。 不断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模式,以科技同兴助力产业同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葛店经开区与东湖高新区携手共建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葛店239家规上企业中有70%的企业与武汉形成投资、供应、配套关系。

孝感
打造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蹄疾步稳

经过多年“牵手”,孝感和武汉已经形成更加紧密的要素多向对流协作城市,成为互动频繁、相邻相生的“圈”内好友。孝感,正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孝感市槐荫公园。
2023年6月30日,硚孝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孝感主城区和大悟分别迈入武汉都市圈“半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通勤圈”。
截至2023年11月,22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125.37亿,占年度计划投资120.4%。其中,列入《武汉都市圈发展2023年工作清单》的8个重点交通项目已完成投资81.5亿,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4.24%。

武大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大悟迈入武汉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近年来,孝感市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1+2+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供给,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市场主体集聚。
目前,500多家企业与武汉100余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吸引400余名武汉专家人才服务孝感科技创新,近两年共转化武汉科技成果150余项,形成了“总部在武汉、生产在孝感,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孝感”的协同发展模式。
截至2023年11月,全市签约亿元以上汉商、汉企投资项目198个,总金额956亿元。

孝感楚能新能源电池项目将打造完整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带动武汉都市圈汽车新能源产业发展。
孝感市高新区是孝感“主城崛起”的主战场、核心引擎,也是承接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地区。目前,全区集聚华中光电、华工高理等规模以上光电子信息企业26家,辖区内有近三分之一的规上工业制造业企业与武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配套的关系。
在武汉都市圈内,孝感市率先与武汉实现自助服务“跨市通办”。2021年以来,孝感市实现967项事项圈内通办。通办事项覆盖医保、公积金、户口迁移、养老保险等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高频事项。

黄冈
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
建设成果丰硕

黄冈是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近年来,黄冈市将融入共建武汉都市圈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

大美黄冈。周伟 摄
在鄂黄长江大桥下游约6公里处,作为武鄂黄黄“三横三纵”快速通道“纵三线”节点工程,燕矶长江大桥正昼夜不停施工建设。燕矶长江大桥建成后,从鄂州花湖机场到黄冈市区仅需15分钟,有效加强黄冈、鄂州两岸沿江区域之间的经济交通联系,推进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023年5月6日,燕矶长江大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目前,黄冈市在建交通重点项目61个,总投资480亿元。到2035年,黄冈将基本建成内外畅达、一体融合、集散有序、经济高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023年2月9日,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企业天地揭牌开园。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将构建“前台研发、孵化、引才在武汉,后台转化、生产、用才在黄冈”的协同发展模式,打造黄冈市融入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桥头堡。

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成为黄冈市融入武汉都市圈桥头堡。
作为全市唯一国家级高新区、市区经济主战场,黄冈高新区肩负着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历史使命。截至2023年12月,共有53个产业项目落户高新区,黄冈高新区已成为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以来,黄冈市持续加强与都市圈内城市对接,通过优化事项办理方式、完善通办事项清单等,实现更多民生事项的多地通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等涉及20个部门的“一圈通办”事项突破1000项。

仙桃
“江汉明珠”加速“融圈”
答好共赢题

仙桃位于武汉都市圈西翼,是湖北省省辖市、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素有“江汉明珠”的美誉。

武仙城铁开通后,从仙桃站坐动车抵达武汉最快只要40分钟。
武仙城铁开通后,仙桃到武汉最快只要40分钟。不仅人来人往顺畅,货物也通达四方。物资在“千里汉江第一港”仙桃港报关后,可经武汉阳逻港直转上海洋三港,实现江海连运。
2023年,仙桃继续建设武汉至松滋高速公路仙桃至洪湖段,未来仙桃南部乡镇也有高速路口,仙桃任一地区前往武汉,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
凭借武汉都市圈综合效应,仙桃“一块电池”朋友圈越做越大,小米系列企业越涌越多,打造服装千亿产业集群、江汉平原纺织服装“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布局谋篇……

仙桃城区。
“坚持依托武汉、配套武汉,深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加快打造总部在武汉、基地在仙桃,研发在武汉、生产在仙桃的产业互动模式。”仙桃市对接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赛云介绍,2023年仙桃市招商工作组多次赴武汉考察项目,共签约引进武汉都市圈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协议投资42.58亿元。其中,远大医药拟继续追加7.28亿元投资,宝宇(武汉)激光落户仙桃。
位于仙桃的湖北瑞康与多家武汉高校院所合作科研,3年共签约850万元。2023年仙桃继续推进两地企业家和专家“双向奔赴”。立足仙桃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打造了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仙桃(武汉)离岸创新中心、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研发机构。

“领尚智造”研发、运营在武汉,生产在仙桃。
2023年6月,武汉经开区向仙桃兑现通顺河2022年度生态补偿资金300万元,体现出两地共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担当与智慧。
推动能源互济互保。2023年仙桃持续推进华润电力仙桃电厂二期建设,建成后年发电量120亿千瓦时,仙桃将成为武汉都市圈西翼重要能源支撑点。
2023年,仙桃还加快推进与武汉教育、医疗、社保、医保、公积金、公共交通、旅游等资源共享、要素互通、待遇互认。全年共办理圈内事项121675件,使企业和群众获得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

天门
加快“融圈”高质量发展
亮点纷呈

天门市,古称“竟陵”,是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023年,天门市不断推进各项“融圈”举措落实落细,全力推动融入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亮点纷呈。

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天门(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大楼。
2023年8月16日,天门(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该中心旨在构建“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天门;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天门”的创新发展模式。目前共有16家机构已入驻,为企业突破发展和扩建天门生产基地打好了基础。
近年来,天门市围绕武汉市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大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三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承接武汉产业集群外溢和配套产业,积聚一批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打造分工协作、衔接配套的产业基地。

正在建设中的武天高速天门西段项目。
天门和都市圈的交通互联互通也更加紧密。2023年,武天高速天门西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潜江汉江大桥天门段连接线项目建成通车。
武汉都市圈推进民生同保,让天门市民不用出门就能获得武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武汉二中托管帮扶天门市岳口高中,江汉大学托管帮扶天门市陆羽高级中学。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签约心血管专科联盟,武汉名医、专家到天门坐诊已成常态。

蓝天白云映照下的天门市陆羽故园美不胜收。
2023年,天门市对照《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事项清单(2023年)》的1000项政务服务通办事项,认领涉及人社、医保、公积金、公安、不动产等15个部门事项997项。天门全年共产生圈内通办办件近2.2万件,办件咨询3.7万余件。

潜江
加速融入武汉都市圈
发展快车道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是武汉都市圈西翼门户城市,西接宜荆荆都市圈。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潜江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为推动潜江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风景如画的潜江市紫月湖公园。
2023年以来,潜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奋力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中担当尽责、展现作为。
为更好更快融入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潜江市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协同创新体系、智慧都市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产业分工协作、高水平开放合作、公共服务便利分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内容,编制《潜江市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

中国潜江生态龙虾城已成为武汉都市圈热门美食打卡点。
主动向武汉追“光”,与武汉同“芯”,锻粗延长潜江光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主链在武汉、配套在潜江”的产业发展布局。聚力科技创新,联手武汉高校院所高标准建设潜江科创中心,推动潜江科创中心创新要素集聚。
2023年12月28日,潜江港泽口港区综合码头后方陆域一期工程交付验收,该项目的建成投运改写了潜江无现代化综合性港口码头的历史。近年来,潜江市不断完善“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促进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

2023年1月1日,连通潜江市和天门市的潜江汉江大桥建成通车。
近千项“圈内通办”事项让群众、企业“少跑腿”。2023年,潜江市圈内通办办件量达6万余件。




精彩推荐










新洲:构建立体大交通

双柳长江大桥跑出建设“加速度”

戴口罩!减少外出!

源:长江日报 武汉发布
编辑:刘丹   责编:汪珊英编审:王建玲
文章经授权发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投稿邮箱:xzwjw2016@163.com
     感受新洲变化,传递新洲能量,倾听新洲声音,领略新洲风采。

——记录新洲,权威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洲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